各部门、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的重要指示和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推进我校一流教师队伍建设,助力学科专业优化,根据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首批“湖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的通知》要求,现组织开展校内申报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基本条件
“湖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遴选范围限于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单位、创新团队。申报团队应当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拥护党对教育事业和科技创新的全面领导,坚持“四个面向”,服务“国之大者,省之大计”,潜心教书育人,勇攀科学高峰。团队满足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团队建设5个创建指标要求(见附件1)。
2.团队负责人应为本单位在编在岗人员,优先向一线教师倾斜,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品德高尚、治学严谨,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世界科技前沿和湖南省“4×4”现代化产业体系,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取得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在教育教学、科研创新、服务社会、团队建设等方面成绩突出。
3.团队成员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合理,团队人数配置合理,其中人文社科类团队成员 8-25人,理工科类团队成员20-60人,主持重大科研项目团队的成员数量可适当放宽。已入选前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团队负责人及成员不再参与创建。
4.团队有合作精神、奉献精神和凝聚力,分工明确,运行机制顺畅,激励约束机制健全、合理,老中青“传帮带”机制完善、有效。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5.团队负责人和团队成员未发生过师德失范、违纪违法等行为。
二、创建内容与程序
1.创建内容
围绕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团队建设等创建指标,制定创建计划,明确方向和目标,制定具体措施和实施步骤,实现团队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显著提升,教育教学成绩突出,科研创新成果显著,服务社会效益显现,团队建设可持续发展,青年教师培养有成效。
2.创建程序
(1)团队申报。申报团队按照“湖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创建要求,填写《湖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申报表》(以下简称《申报表》,见附件2)和《湖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推荐汇总表》(以下简称《汇总表》,见附件3),报所在二级单位党组织。
(2)单位推荐。各二级单位党组织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按照创建指标体系对申报团队进行遴选,对团队全体成员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每个二级单位党组织于2025年10月23日(第7周周四)15时前至多推荐1个申报团队至学校。
(3)校内遴选。学校根据申报条件和创建指标进行遴选推荐,经学校审批程序后,于2025年10月31日(第8周周五)10时前组织申报团队向省教育厅提交申报材料。我校可至多推荐2支团队至省里参评。
(4)省教育厅评议。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议,择优确定首批“湖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入围名单。
(5)中期考评。首批“湖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单位应于2026年10月10日前向省教育厅提交中期报告。
(6)组织认定。省教育厅对创建期满的团队进行考核认定。对认定通过的团队,颁发牌匾和证书。加强团队突出业绩和典型事迹的宣传,加大支持力度,促进团队专业发展。对认定的“湖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择优推荐参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三、申报材料及要求
1.《申报表》一式五份,需如实填写,表格涉及的项目、奖励等截止时间为2025年9月30日。
2.《汇总表》一式一份。
3.“支撑材料”一式一份,含2000字事迹报告、代表性成果及重要业绩印证材料,需按“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团队建设”分类整理。
4.“开展创建工作的情况报告” 一式一份,重点阐述团队在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实绩。
上述申报材料均需提交电子稿,其中《申报表》《汇总表》还需提交签字盖章纸质稿。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瑜君
联系电话:0731-88228215
邮箱地址:rscszk@hnfnu.edu.cn
地址:东方红校区百熙楼815
附件:1.湖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指标
2.湖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申报表
3.湖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推荐汇总表
人事处
2025年10月10日